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举办第十五届战略研讨会暨第四届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奖颁奖典礼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举办第十五届战略研讨会暨第四届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奖颁奖典礼

2020-01-16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110-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第十五届战略研讨会暨第四届新创基金奖颁奖典礼举行。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施蕴渝院士、田志刚院士、程临钊部长、全体PI及部分CO-PI,以及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的30多位老师参加了会议。

  

程临钊部长对生医部的发展做了简单回顾,生医部执行部长、生命学院执行院长薛天教授作了生医部2019年情况总结报告,并对生医部建设以来的发展情况作了全面回顾,2019年生医部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生医部目前已建成多个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基础医学院和临床研究医院已经正式挂牌,医算楼也将很快动工兴建,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魏海明书记作年度科研工作汇报。2019年度学院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和可喜的成果:获批国家重点专项项目2项(单革、周荣斌);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田长麟);国家基金委杰青1项(薛天);优秀青年基金4项(傅斌清、刘行、彭慧、王雪娟);基金委重点项目3项(魏海明、单革、张华凤);基金委联合资助重点项目4项(丁勇、刘连新、魏海明、周丛照);2019年全院共发表SCI研究论文429篇,其中以科大为第一单位发表SCI论文199篇,薛天教授在《CELL》发表学术论文。在以科大为第一单位发表的论文中,影响因子5.0分以上的论文数94篇,一区论文75篇,二区论文60篇,第一单位论文平均影响因子达到6.95,论文数量、质量达到新的高度。

  

截止2020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ESI1%13个学科领域中,与生物和医学相关的学科领域有5项,继续保持稳步前进:Biology & Biochemistry(科大排名/1%进入单位数为41.41%, Clinical Medicine(占比58.60%), Environment Ecology(占比52.82%)三个领域和最近一年多进入的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占比89.48%, Plant & Animal Science (88.96%)。生物医学相关学科Immunology引用次数在2019年上升1434次,距离进入ESI1%差距不足100次,在2020年很有可能成为科大第14个进入ESI1%的学科领域。

  

会上,胡兵副部长对生医部行政及仪器测试中心工作、臧建业副部长对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学相关工作、白丽教授对实验动物中心工作等分别进行了汇报,介绍了各科研与教学平台的运行情况,让全院老师了解各平台运行状况、面临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为生医部老师提供支撑服务。70余位实验室负责人按照本年度课题组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及新一年的发展思路,本年度已获得资助的项目及新一年项目申报计划及建议,本年度实验室所发表的论文、专利及获奖等情况,以及本课题组最新科研进展、期望与其它课题组合作的科学问题等四个方面,全面汇报实验室年度工作进展。与会老师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可能的合作研究领域进行广泛交流,对学院的总体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通过学术报告和深入讨论,增进了各实验室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学科交叉与合作,明确了发展思路。  

  

会议最后,举行第四届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简称新创基金会)颁奖典礼。自2016年新创基金会实施关键学科发展基金三年来,在我院设立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新创校友基金会奖项(杰出贡献奖、学术成果奖、学术职业发展奖、教学成果奖、公共支撑人员奖、杰出论文奖)和人才助推发展(新创学者)及院史修订基金项目等,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根据奖项实施办法,经自荐或推荐并通过学院奖励委员会的筛选、评审和学院公示,确定最终获奖人。薛天教授、病毒结构生物电镜团队获得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成果奖A类,田志刚院士、魏海明教授、吴缅教授、张智教授、周荣斌教授和朱涛教授获得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成果奖B类,以表彰上述教授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田志刚院士为学术成果奖A类获得者颁奖,施蕴渝院士为学术成果奖B类获得者颁奖;薛天教授、熊伟教授和张智教授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学术职业发展奖(A/B),以表彰三位年轻教授所做的出色工作;臧建业教授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成果奖,以表彰他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陈曦、孙红荣、张家海三位老师获得2019年度中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公共支撑人员奖。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