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无膜细胞器研讨会在合肥圆满召开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无膜细胞器研讨会在合肥圆满召开

2024-01-21来源: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众所周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最小单元,细胞的生命活动及其对微环境的应答可塑性由众多细胞器内部的特异性化学反应与细胞器间的动态交流来协同调控。为此,细胞内区室化化学反应的选择性与鲁棒性是决定个体健康与生命传承的物质基础。 细胞器含有膜性细胞器与无膜细胞器两大类。无膜细胞器早在1903年被发现,其功能与组成在高分辨成像技术诞生后才被逐渐被解析。


在细胞生命过程中,无膜细胞器表现为非线性多态生物凝聚物催化反应。为了系统解析无膜细胞器的物质属性、生物凝聚物动态催化机制与调控规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与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24115-17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主办无膜细胞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部、细胞动力学与化学生物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研讨会由施蕴渝院士、符传孩教授、刘行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西湖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单位12位报告人分享了各自在新型细胞精细结构与无膜细胞器物质属性与动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外专家100多名学者参会。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姚雪彪教授代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欢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领导与专家莅临无膜细胞器研讨会他指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持续聚焦“四个面向”,高度重视“人口健康”与物质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在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近来取得了累累硕果,建立了基于理性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方法,发现微管结合蛋白EB1物质属性的化学代码与调控机制,为解析无膜细胞器的物质属性与可塑性提供了新的模式。无膜细胞器的物质属性与可塑性化学调控成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中心十四五两个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基金委以及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他期待,此次研讨会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无膜细胞器的物质属性与生物大分子凝聚态的重要生物学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凝练无膜细胞器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并协同攻关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生物大分子无膜细胞器的组装和调控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从“生物大分子凝聚态动力学”、“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可塑性调控”、 “生物大分子凝聚态模拟与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和“无膜细胞器互作”四个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来自西湖大学的付向东教授、北京大学的李婷婷教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陈正军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的傅静雁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的酒亚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符传孩教授、刘丹教授、光寿红教授、龙冬教授、项晟祺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中心的侯中怀教授、王志凯研究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张良余博士,从生物大分子凝聚态化学特征的预测、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可塑性调控、生物大分子凝聚态动力学、无膜细胞器互作等方向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发表观点。


无膜细胞器研讨会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施蕴渝教授分享了无膜细胞器研究的百年历程与未来发展前景。 她强调生物大分子核磁谱学研究方法学与人工智能协同在解析无序结构蛋白介导相分离物理化学特征的重要性。她强调新的研究方法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的建立尤为重要,并提议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在无膜细胞器形成、稳态维系、动态互作与解聚等方向予以关注与支持。鉴于无膜细胞器可塑性变更是器官功能衰退与紊乱的诱发因素,对生物大分子凝聚态与无膜细胞器组装理论的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我们系统理解与早期干预细胞的衰老进程、为器官赋能提供新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部部长程临钊教授等出席了研讨会,并与到会专家就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付向东教授在无膜细胞器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无膜细胞器研讨会报告人汇报

在本次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细胞生物学学科主任田伟教授介绍了2023年细胞生物学学科各类基金申请情况与2024年基金新趋势,他详细地分享2023年新立项原创项目的申报情况,并鼓励广大同行,特别是年青学者踊跃参与2024年原创项目的申报。他指出,无膜细胞器可塑性与生物大分子相分离机制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他希望广大同行细胞生物学与相关交叉学科同仁通过本次研讨会聚焦无膜细胞器领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合作,推动本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无膜细胞器研讨会现场


本次无膜细胞器研讨会秘书组由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行教授、符传孩教授、许超教授与高新娇副研究员组成。



(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科研部)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