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在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第一场生物专业方向实验室介绍会。活动主要面向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约80名同学参与。本次报告会旨在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生医部各实验室研究方向,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
第一场报告会分为神经生物学、免疫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四大板块,由四位资深教授主讲,内容涵盖学科发展脉络、前沿研究领域及实验室具体研究方向。
熊伟教授以神经生物学领域为开篇,围绕“神经环路解析”、“神经疾病机制”及“新兴技术开发”三大方向展开介绍。报告系统梳理了二十余位教授的研究特色,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靶点挖掘、光遗传技术应用及神经环路动态监测等前沿课题,展现生医部在脑科学领域的多维度布局。
白丽教授从免疫学基础理论切入,重点介绍了“疾病组织微环境与免疫细胞动态”“免疫失衡分子机理”及“免疫治疗技术转化”三大研究模块。通过展示二十多位课题组负责人的成果,如肿瘤免疫微环境重塑策略、新型疫苗研发平台构建等,凸显生医部在免疫治疗原创药物研发中的创新实力。
符传孩教授以学科发展史为引,深入解读细胞生物学五大前沿领域:肿瘤发生与代谢调控、非编码RNA功能机制、干细胞命运调控、化学生物学干预策略及生殖细胞分子调控。通过二十余个实验室案例,生动呈现从基础机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研究体系。
瞿昆教授聚焦生物信息学的交叉学科特性,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等方向案例,重点推介近十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报告特别强调人工智能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融合应用,展现生医部在精准医学与大数据解析领域的领先地位。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围绕实验技术、学科交叉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几位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鼓励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在探索中明确学术兴趣。参会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系统了解各实验室特色,对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科研实践选择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介绍会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学科展示,不仅彰显了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科研实力,更点燃了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也希望通过这次报告,可以让本科生们行动起来,尽早地进入实验室。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1班
撰稿人: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