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贝时璋讲坛”第22期在生命科学大楼531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坛特邀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生理学系和神经科学项目杰出教授——Roger A. Nicoll教授。Nicoll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三院院士,其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备受瞩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盛能印研究员,我校生医部王朝教授、姜浩武研究员、方芳教授、刘际研究员等多位教师和研究生代表七十余人出席了本次报告会,会议由唐爱辉教授主持。
Nicoll教授带来主题为“A molecular machine for memory”的学术报告。自神经科学两大里程碑CaMKII蛋白与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相继被发现以来,关于记忆存储的分子密码始终牵动着学界。诺贝尔奖得主克里克曾预言:真正的记忆分子应具备两大特征——既能通过亚基互作实现自我激活,又能突破蛋白质代谢周期实现记忆永续。本次报告中,Nicoll教授回顾了作为学习记忆细胞生物学基础的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的发现和研究历程,系统阐明大脑长期记忆存储的关键分子机制:CaMKII的自磷酸化作用通过捕获AMPA受体而维持LTP(记忆),且这种记忆能够通过该蛋白的“分子接力”策略实现跨代谢周期的传承。
他的精彩演讲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大家积极提问,与Nicoll教授展开深入交流。
此次“贝时璋讲坛”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科学家近距离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也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进一步提升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学术理念,持续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助力生命科学学科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