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晚,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主办的首期“贝时璋一作论坛”在生命科学大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期论坛特邀我校马玉乾教授作为报告嘉宾,作了题为《上转换隐形眼镜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视觉》的精彩学术分享。论坛由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潘文教授主持,熊伟副部长出席,吸引了百余名师生踊跃参与。

“贝时璋一作论坛”是生医部为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打造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分享科研背后的真实故事与攻坚智慧,助力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潘文教授在开场主持中介绍了论坛的创办初衷,并强调“一作论坛”不仅关注科研成果本身,更注重呈现青年学者在探索过程中的思考过程与突破经验,希望为在座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真实可感的成长参照。

论坛上,马玉乾教授生动地介绍了他与合作者在《Cell》期刊上发表的最新创新性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创性地将高效纳米转换材料与隐形眼镜相结合,研制出无需外部电源、高透明度的“上转换隐形眼镜”,成功地将不可见的近红外光信息直接转换为可见光。这项技术首次实现了人类裸眼对近红外光在时间、空间乃至色彩上的多维度感知,突破了人类视觉的生理极限,为未来可穿戴视觉材料和类脑感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
报告中,马玉乾教授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核心科学原理,还深情分享了从课题构思、技术攻坚到论文发表这一漫长科研旅程中的心路历程与宝贵经验。尤为动人的是,他讲述了团队在面对交叉学科研究的重重挑战时,如何坚持原创、勇于探索,最终将“科幻般的设想”变为现实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
在互动交流环节,潘文教授引导现场同学围绕技术原理、学科交叉方法、科研选题策略等角度展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马玉乾教授一一给予了细致且富有启发性的解答。本次论坛为优秀学者与在校学生之间搭建了宝贵的交流桥梁,充分展现了生医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传承精神。

本期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贝时璋一作论坛”系列活动拉开了精彩序幕。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持续邀请更多优秀的第一作者,分享他们的前沿工作与科研故事,营造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术文化。
